1)、泵就位前作下列复查;基础的尺寸、位置、标高符合设计要求;设备不有缺件、损坏和锈蚀等情况,管口保护物和堵盖应完好;盘车灵活,无阻滞、卡住现象,无异常声音。
2)、出厂时已装配、调试完善的部件不应随意拆卸。
3)、泵安装的找平找正。
卧式管道离心泵基础高出地面的高度应便于水泵安装,且不小于0.1m。水泵运输到指定位置后,进行设备吊运安装,准确就位于已经做好的设备基础上,然后穿上地脚螺栓并带螺帽,底座底下放置垫铁,以水平尺初步找平,地脚螺栓内混凝土。
待混凝土凝固期满进行精平并拧紧地脚螺栓帽,每组垫点以焊固定,基础表面打毛,水冲洗后以水泥砂浆抹平。
4)、管路安装符合下列要求:
(1)管子内部和管端应清洗干净,密封面和螺纹不应损坏,相互连接的法兰端面或螺纹轴心线平行、对中,不强行连接。管路重量不加在水泵上,有各自的支撑体。
(2)管路与泵连接后,不再在其上进行焊接和气割,如需焊接或气割时,下管路或采取必要的措施,防止焊渣进入泵内和损坏泵的零件。安装完成后拨动泵轴、叶轮无摩擦声或卡死现象,否则将泵拆开检查原因。
(3)管路的配置宜按设备资料及设计图纸进行复检。
(4)每台水泵出水管上装设阀门、止回阀和压力表;当水泵直接从室外给水管网抽水时,在吸水管上装设阀门、止回阀和压力表,并绕水泵设置装有阀门的旁通管。
(5)卧式管道离心泵的隔振及防噪:在水泵进出水管上宜安装可曲挠橡胶接头或波纹管金属接头;管道支架宜采用弹性吊架、弹性托架;为创造良好的隔振效果,基础隔振、管道隔振和支架隔振三者配齐,其中隔振垫(减震器)的面积、层数、个数、型号和可曲挠接头的型号、数量按照计算结果选用及安装。减振器的型号、定位尺寸、选配数量等参数直接关系到水泵的稳定性和减振效果,该参数的确定是经过技术人员的精确核算确认。
水泵压出管道穿墙、楼板处,采取防止固体传声措施。
6)卧式离心泵调试要点
在电气控制确保安全灵敏可靠的前提下,进行水泵的单机试运转。
将泵出水管上阀件关闭,随泵启动运转再逐渐打开,并检查有无异常,电动机温升、水泵运转、压力表数值、接口严密程度是否符合要求等。
编 号 | 型 号 | 流 量 | 流量 | 扬 程 | 效 率 | 转 速 | 电机功率 | 汽蚀余量 |
1001 | 15-80 | 1.1 1.5 2.0 | 0.30 0.42 0.55 | 8.5 8 7 | 26 34 34 | 2800 | 0.18 | 2.5 |
1002 | 20-110 | 1.8 2.5 3.3 | 0.5 0.69 0.91 | 16 15 13.5 | 19 34 35 | 2800 | 0.37 | 2.5 |
1003 | 20-160 | 1.8 2.5 3.3 | 0.5 0.69 0.91 | 33 32 30 | 19 25 23 | 2800 | 0.75 | 2.5 |
1004 | 25-110 | 2.8 4 5.2 | 0.78 1.11 1.44 | 16 15 13.5 | 34 42 41 | 2900 | 0.55 | 2.5 |
1005 | 25-125 | 2.8 4 5.2 | 0.78 1.11 1.44 | 20.6 20 18 | 28 36 35 | 2900 | 0.75 | 2.5 |
1006 | 25-125A | 2.5 3.5 4.5 | 0.69 0.97 1.25 | 17 16 14 | 35 | 2900 | 0.75 | 2.5 |
1007 | 25-160 | 2.8 4 5.2 | 0.78 1.11 1.44 | 33 32 30 | 24 32 33 | 2900 | 1.5 | 2.5 |
1008 | 25-160A | 2.5 3.5 4.5 | 0.69 0.97 1.25 | 29 28 26 | 31 | 2900 | 1.1 | 2.5 |
1009 | 32-125 | 4.5 4 6.5 | 1.25 1.39 1.58 | 20.5 20 18 | 29 38 38 | 2900 | 0.75 | 2.5 |
1010 | 32-125A | 3.3 4.5 5.7 | 1.22 1.75 2.31 | 17 16 14 | 37 | 2900 | 0.75 | 2.5 |
1011 | 40-100 | 4.4 6.3 8.3 | 1.11 1.53 1.94 | 13.2 12.5 11.3 | 48 54 53 | 2900 | 0.55 | 2.5 |
1012 | 40-100A | 4 5.5 7 | 1.22 1.75 2.31 | 10.6 10 9 | 47 52.6 54 | 2900 | 0.37 | 2.5 |
1013 | 40-125 | 4.4 6.3 8.3 | 1.11 1.53 1.94 | 20.5 20 18.5 | 36 46 43 | 2900 | 1.1 | 2.5 |
1014 | 40-125A | 4 5.5 7 | 1.22 1.75 1.94 | 16.3 16 15.5 | 40 44 42.5 | 2900 | 0.75 | 2.5 |
1015 | 40-160 | 4.4 6.3 8.3 | 1.22 1.75 2.31 | 33.2 32 30.2 | 34 40 42 | 2900 | 2.2 | 2.5 |
1016 | 40-160A | 4 5.5 7 | 1.11 1.53 1.94 | 29 28 26.6 | 33 38 39 | 2900 | 1.5 | 2.5 |
1017 | 40-160B | 3.5 5 6.5 | 0.97 1.39 1.80 | 25 24 22.5 | 31.5 37 39 | 2900 | 1.1 | 2.5 |
1018 | 40-200 | 4.4 6.3 8.3 | 1.22 1.75 2.31 | 50.5 50 48 | 26 33 35 | 2900 | 4.0 | 2.5 |
1019 | 40-200A | 4 5.5 7 | 1.11 1.53 1.94 | 44.6 44 42.7 | 26 31 32 | 2900 | 3.0 | 2.5 |
1020 | 40-200B | 3.5 5 6.5 | 0.97 1.39 1.80 | 39 38 36 | 29 | 2900 | 2.2 | 2.5 |
1021 | 40-250 | 4.4 6.3 8.3 | 1.22 1.75 2.31 | 82 80 74 | 24 27.5 28 | 2900 | 7.5 | 2.5 |
1022 | 40-250A | 4 5.5 7 | 1.11 1.53 1.94 | 72.5 70 65 | 24 26 24.5 | 2900 | 5.5 | 2.5 |
1023 | 40-250B | 3.5 5 6.5 | 0.097 1.39 1.80 | 63 60 55 | 25 | 2900 | 4.0 | 2.5 |
1024 | 40-100(I) | 8.8 12.5 16.3 | 2.44 3.47 4.53 | 13.6 12.5 11.3 | 55 62 60 | 2900 | 1.1 | 2.5 |
1025 | 40-100(I)A | 8 11 14 | 2.22 3.05 3.89 | 10.5 10 9 | 60 | 2900 | 0.75 | 2.5 |
1026 | 40-125(I) | 8.8 12.5 16.3 | 2.44 3.05 3.89 | 21.5 20 17.8 | 49 58 58 | 2900 | 1.5 | 2.5 |
1027 | 40-125(I)A | 8 11 14 | 2.22 3.05 3.89 | 17.0 16 14.3 | 56 | 2900 | 1.1 | 2.5 |
1028 | 40-160(I) | 8.8 12.5 16.3 | 2.44 3.47 4.53 | 33.3 32 29.8 | 45 52 53 | 2900 | 3.0 | 2.5 |
1029 | 40-160(I)A | 8 11 14 | 2.22 3.05 3.89 | 29 28 26.2 | 43 48 47 | 2900 | 2.2 | 2.5 |
故障现象 | 故 障 原 因 | 排 除 方 法 |
1、卧式离心泵不出水 | a、进出口阀门未打开,进出管路堵塞,流道 叶轮堵塞。 b、电机运行方向不对,电机缺相转速很慢。 C、吸入管漏气。 d、卧式离心泵没灌满液体,泵腔内有空气。 e、进口供水不足,吸程过高,底阀漏水。 f、 管路阻力过大,泵选型不当。 | a、检查,去除堵塞物。 b、调整电机方向,紧固电机接线。 C、拧紧各密封面,排除漏气。 d、灌满液体并打开排气阀,排尽空气。 e、停机,检查、调整(并网自来水管或带吸程使用易出现此现象)。 f、减少管路弯道,重新选泵。 |
2、卧式离心泵流量不足 | a、先按1.原因检查。 b、管道、卧式离心泵流道叶轮部分堵塞,水垢陈积, 阀门开度不足。 C、电压偏低。 d、叶轮磨损。 | a、先按1.排除。 b、去除堵塞物,重新调整阀门开度。 C、稳压。 d、维修或更换叶轮。 |
3、卧式离心泵功率过大 | a、超过额定流量使用。 b、吸程过高。 C、卧式离心泵轴承磨损。 | a、调节流量,关小出口阀门。 b、降低。 C、维修或更换轴承。 |
4、卧式离心泵杂音振动 | a、管路支撑不稳。 b、液体混有气体。 C、产生汽蚀。 d、轴承损坏。 e、电机超载发热运行。 | a、稳固管路。 b、提高吸入压力排气。 C、降低真空度。 d、更换轴承。 e、调整按5。 |
5、卧式离心泵电机发热 | a、流量过大,超载运行。 b、碰擦。 C、电机轴承损坏。 d、电压不足。 | a、关小出口阀。 b、检查排除。 C、更换轴承。 d、稳压。 |
6、卧式离心泵漏水 | a、机械密封磨损。 b、卧式离心泵体有砂孔或破裂。 C、密封面不平整。 d、安装螺栓松懈。 | a、更换。 b、焊补或更换。 C、修整。 d、紧固。 |
技术支持:环保在线 管理登陆 sitemap.xml